育人平台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育人平台 >  信息正文

文学沙龙第5期:谈历史趣说故事,新角度解读古代文化

时间:2021年10月24日 22:34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10月24日晚,应大数据学院刘玲老师之邀,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李孟来到九河书院108放映室,与全生异科导师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别具一格的“聊故事,说历史”主题沙龙活动。

  一开场,李孟就说了一句令学生“胆战心惊”的话:“今天晚上,我们来聊聊鬼。”

  学生面面相觑,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李孟接着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文化里的鬼与西方文化里的鬼有什么不同?”

  有学生说“都一样吓人”,有学生说“中国有僵尸,西方有丧尸”,更多学生则是摇摇头,表示茫然。李孟笑问:“人和鬼能不能谈恋爱,继而结婚生子?”

  学生摇头的节奏出奇地一致。

  “美国1990年拍了一部电影叫《人鬼情未了》,说明在西方人眼里,人鬼是可以相爱的。”李孟继续追问,“中国为什么不可以呢?”

  学生陷入思索,李孟予以解读:“文化不同,价值观自然不同,中国文化有一个独有的词叫人鬼殊途,意思是指人和鬼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物种,人鬼相爱有违天理轮回,这便是古人的价值观。”

  “人鬼不能相爱,人鬼相杀呢,谁赢谁输?”

  又一个问题抛了出来,学生的答案出奇地一致:人输的可能性远大于鬼。

  李孟抚掌大笑,笑完才说:“如果我说古人眼里,鬼是蠢笨蠢笨的,你们信吗?”

  学生表示不信,李孟接着讲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鬼故事《宋定伯卖鬼》,讲完故事,学生还是表示不信:“鬼不是有法力吗?”

  “鬼有法力,是明清小说赋予的传奇性,在此之前,鬼怪就是这样蠢萌蠢萌的。”李孟停顿了一下,才言道,“这里面有一个文化历史,魏晋时期中国小说的雏形开始诞生。”

  

  接下来的时间,李孟从魏晋玄学之风盛行讲起,聊到了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从积累到爆发,又是如何演变成一场精英阶层与宗教文化的“抢人大戏”,进而催生了最早的小说类型“志怪小说”。

  历史知识通过聊天、探讨形式,加上娓娓道来讲故事的口吻,学生听得入了迷。

  李孟适时提出了下一个问题:“那么问题就来了,请问中国文化里的‘鬼’是如何一步步变坏的?”

  一个女生思索片刻,尝试解答:“会不会是小说家让鬼变坏的?”

  李孟给她竖起了大拇指:“鬼变坏的源头是人,人给鬼赋予了人性,所以鬼才有了善恶之分。下面,咱们聊一个《聊斋志异》里的一个单元故事《小倩》。”

  三句一设问,五句一讨论。李孟讲了一个故事,用引导、启发的方式,将沙龙推入研讨的热烈氛围里。讲完故事,李孟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小倩完成了转世为人的目标,书生宁采臣也如愿抱得美人归。请问,这个故事是喜剧还是悲剧?”

  大部分学生赞成喜剧,个别学生认为是悲剧。李孟引用鲁迅在《中国晓说史略》中的一个判断标准:“将人生最无价值的东西粉碎给你看,这是喜剧;而将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你看,这是悲剧。”

  通过研讨,答案发生了变化:小倩完成了转世为人的目标,并没有失去什么,于她是为喜剧;原本正直的书生宁采臣失去了高洁的人格,释放了心中的魔,成了欲望的奴隶,是为悲剧。

  李孟最后总结道:“古人喜欢大团圆的故事,作家却不一定喜欢,作家更希望用一个故事引发读者的思考,对人性的荒芜与绝望的思考,才能从绝望之中找到希望。”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图/文:刘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