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创意写作学院教师孔唯佳走进瞻岩书院103,和导师组的20名同学就“文学的生活化”问题展开精彩的讨论。
文学的内涵极其丰富,当初次谈及文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感到十分陌生,认为文学与自己的距离是遥远的,文学的本质是难以把握的。有位同学在分享阅读兴趣时讲到:“我平常基本都是片段式的阅读,没有时间读完一整本书,因为我觉得读书还是比较枯燥的一件事,比起读书,我更喜欢通过看电影或漫画这种形式来消遣。”
郭延羿同学紧接着说:“我也没有什么阅读爱好,更别说是热爱文学了,之前语文学得特别差,高考语文成绩低得可怜。”
了解完大家的基本情况后,孔唯佳把“文学”重新做了定位:“文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它不再处于神坛之上,游离出大众的视线,而是一种处处可见的形式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文学不是遥不可及的,每一次思想与思想的碰撞,笔尖的灵感迸发都属于我们与文学的一次对话。文学素养的养成和系统性的语文教育不存在完全对等的关系,语文学得不好没关系,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你们都有可能成为文学家。“
同学们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也产生了一点兴趣。借此机会,孔唯佳带领同学们品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杨绛先生用回忆式的叙述方式,用平实而细腻的语言,生活化的态度,将温情的家庭生活重现在读者眼前。
通过阅读,很多同学被杨绛先生纯粹的情感所打动,特别是读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作者的情感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王嘉豪同学直言:“这种对真情的流露和对生活最真实的记述才是文学创作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我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的部分。”
最后,孔唯佳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文学是对生活的复制、想象与重构,它无法与现实生活完全割裂开来。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发现文学,品味文学。总的来说,文学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很近,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图文/孔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