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创意写作学院举办了“提升表达,教学相长”主题教学沙龙,邀请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丛新强及四位博士,走进新言书院211,围绕“学生表达力特征研讨”“教师表达力提升路径”进行了一场深入愉悦地交流。
从表达力到每一代人的成长、时代与自我的关系、成长背后的生命逻辑,文化的本质与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新的表达方式,座谈散漫而集中,在漫谈中抵达每个人的内心。不同代际、不同背景的各位老师、博士生们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不仅囿于“表达力”,也呈现出一些突破性的观点。
丛新强教授几年前曾受邀到移通学院讲座,2020年又受邀以专家身份参与泰科举办的创意写作学术峰会,今天则是以青年教师成长导师的身份再来泰科,突出的感受就是学校变化巨大,校园更漂亮了,书院建筑也更加磅礴大气。
关于学生的表达层面,与会师生结合教学活动和自身经验各抒己见,总结了诸如“表达真实度欠缺”“表达的有效性亟待提升”“口语化、网络化表达普遍”等问题。
丛新强教授指出师生都要提升阅读量,带着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有了底气便能说自己的话,而不是照搬别人的话,真实表达才有保证。
教师如何将知识内化成教学能力,如何把积累的经验传达给学生?李孟认为教师在表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某种层面上,老师比学生更需要提升表达的有效性。
丛新强教授从哲学的角度给予解读:表达力嫁接起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真正的表达是给受众听的,因此不该秉持个人主观立场自说自话,要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同样的知识,讲给不同的人,其效果也千差万别。有的老师,一上讲台就滔滔不绝,但学生的接受度却不尽如人意。我们总是站在人生阅历的角度教育学生,而学生的观点恰恰相反。”
针对这一现象,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认为文学教学要结合文化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也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加以剖析。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撰稿:吴永强
摄影:吴永强、白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