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中国知识界一个不可绕过的精神存在。他的存在,颠覆了几千年来的价值结构与思想模式,重读鲁迅,重读经典,我们依旧感觉那股个人主义的潮水奔涌而来。11月20日下午,在J3-212的教室里,创意写作学院孔唯佳老师与电影评论中心孙惠老师围绕着《论睁了眼看》一文展开了对鲁迅创作的重新解读。
《论睁了眼看》是鲁迅现实主义文学的总纲领,提出了当时的第一要著是在于改变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而文艺运动必须通过文艺作品加以感染群众。
《论睁了眼看》一文写于1925年,而鲁迅的深刻之处在于,即使经过百年涤荡,其作品中犀利的视角、振聋发聩的呼吁依然对当下的社会有指导意义。孙惠老师首先讲述了对本文的个人理解,并将文章主题与当下社会热点事件相链接,以电影《我本是高山》的网络争议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影内容与观众心理对立的审美心理和文化语境差异,并引导同学们思考,“制片方对原型故事的改编精准触碰了观众的雷点,究竟是专业素养不足还是一种“闭眼看”的明知故犯?”
1956年,作为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的献礼电影《祝福》上映,该片改编自鲁迅的同名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从文字到影像,祥林嫂的形象也变得鲜明具体,与小说一样,祥林嫂怒砍门槛的段落也是电影的戏剧高潮,孙惠老师播放了《祝福》的片段,银幕上祥林嫂的无助、无奈、无解的追问,领同学们动容,孙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片中被蒙蔽的仅有祥林嫂一人吗?如果祥林嫂睁开眼,故事会如何发展?
结合电影,孔老师让同学们自己介绍鲁迅作品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
“《祝福》里的祥林嫂,《阿Q正传》里的阿Q,《故乡》里的闰土,《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孔乙己》中的那个穿长衫的孔乙己……”
“如果只注重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启蒙与革命精神来看,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矛盾是尖锐的,让有迫害妄想症的狂人当一个觉醒者,启蒙者,搞不清革命是什么的阿Q去搞革命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此必须将其放在审美这一层面来重新审视,与其说他讲启蒙,不如说是在现代抒情体系构建下的审美抒情。”从这个角度入手,孔老师拿《摩罗诗力说》解读了鲁迅以诗人、革命家、民众教导者三位一体的“摩罗诗人”体系,建立了一种以“情”为中心的理想审美交流机制。
随后孔老师通过对中西方抒情方式的对比,指出中国式抒情中的中庸论调是对人的一种驯化,平和假象的背后是压制的暴力,是统治者以老旧顽固的伦理对封建体系的维护,处于这种压制暴力下的被统治者便逐渐形成了孱弱、麻木、无能的奴隶心态。而诗人的作用便是以诗心唤醒人心。就表现方式而言,中国古典诗学是缺少了西方式抒情中所强调的个人主义。
在整个现代抒情体系中,‘人道主义’与‘个人的无治主义’这两种思想构成了鲁迅作品中“为人的”公共空间的“我”与“为己的”私人语境中的“我”的复杂矛盾。结合伊夫·瓦岱关于时间意识的书写,孔老师利用中间物思想解读了这种矛盾且存在共通性,即时代新旧转换之际人们在难以脱离的传统生活方式与难以接受的当代社会价值之间的困惑,引出了国民性劣根的问题,围绕着文章中着重体现的看客心理,各小组同学开始了讨论与分析。
有一句网络流行语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身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对于每天都在上演的网络暴力已经屡见不鲜,“反转”的网络事件也层出不穷,当你义愤填膺的充当正义使者,却发现真相被反转的时候,是否会有一丝歉疚?还是毫不在乎的奔赴下一个网络事件?孙惠老师让同学们观看了短片《正义使者》,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使者”,及“默不作声的做看客,是助纣为虐吗?”
看客心理确确实实影响着我们的理性判断,孔老师还结合着当前正在上映的电影《河边的错误》,通过解读无目的、麻木地到窥探隐晦、私密的个人生活、精神领域会给人的精神和肉体带来双重虐杀,以此警醒每位同学一定要理性吃瓜。
除了看客心理,文中还提到了由“瞒与骗”所引起的大团圆式结局。孔老师问道:“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产生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有同学回答道:“与时代的社会心理有很大关系,人们的生活已经很悲苦了,每个人都希望在作品中看到一个好的结局。”还有的同学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化作用层面思考问题,讨论越来越深入,大家对文章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最后孔老师还结合着当前正在上映的电影《河边的错误》,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余华与鲁迅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暴力书写与疯子的独特叙事。无论是以笔为武器,痛击国民基因的鲁迅先生,还是跋涉在其开辟的道路上,揭露病态思想的余华和其他现当代作家,他们解剖社会结构中种种精神机制,极力呼唤着的皆是“人”。这种思想对当下还是有很大的意义与价值。
采写:孔唯佳、孙惠
摄影:徐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