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电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作品是电影视听艺术的根底,文学作品从电影改编中获得新的开展契机。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导演的加工之后,利用一种新的形式再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爱森斯坦就认为:“电影需要再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学以及戏曲里面寻找创作材料,通过融合来组成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因此不管是文学还是电影,都能以艺术的形式感染到每一个人,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
本次创意写作学院教师孔唯佳与电影评论中心教师孙惠围绕着“故事视角”从文学与电影两个角度结合相关案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双师授课,不同思想相互碰撞,同学们也在不同的视域中更好地把握了如何创作故事,讲好故事的新方法。
孙惠老师首先结合《喜剧之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热门电影,引出了电影中应该如何判断故事视角的问题,同学们结合电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孙惠老师将片段分为多个小片段,并围绕着全景、近景、机位,带同学们分析了在电影中区分故事视角的方法。在电影中,每个场景的视角加起来就形成了整个故事的视角。编剧和导演就像上帝,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如何发生,站在谁的角度讲述。视角是叙述者的选择。它可以无所不知,也可以抽丝剥茧。最后结合电影总结了视角会影响电影拍摄方式,如视角对观众的影响和对镜头的影响。
同学们带着老师的讲解重新回看这些经典的电影片段,更能感悟以视点、声音和聚焦为核心去感悟电影中被推动的情节。孔唯佳老师则是以小说《共同点》为切入点,讲述了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下读者如何找寻小说中的空间感的核心问题,并引出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客观视角等内容。结合《收藏家》《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从多个角度讲述了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多重变形,区分了与第二人称叙述视角的区别。同学们通过阅读文本去体会写作中的技巧,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趁热打铁,孔唯佳老师又设置了“捕手与俘虏”的小练习,让同学们从两组列表中各选一个人物,分别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就两个人发生的同一件事进行叙述,在写作中了解各个视角叙述的优缺点,同学们纷纷分享完成的练习片段,课堂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这次授课让同学们学会以学科交叉的新视野理解新知识、新内容,双师课堂中的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特长,可以在课堂上互相补充,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收获,更能在实践中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拍摄:苏君媛
采写:孔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