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创意写作学院教师刘冰琪走进《从小说到电影》的课堂,与电影评论中心刘放老师一同和大家谈谈莫言、张艺谋与红高粱的那些事儿。课程从一张图片开始。
刘放老师为大家展示图片,并提问同学是否认识照片上的四位。同学们纷纷说出四位名字后。刘放老师就为大家生动地讲述起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于1987年拍摄,就在高密拍的。这时候张艺谋正在拍摄《红高粱》。莫言曾经说一见张艺谋就觉得他像我们生产队的队长。后来张艺谋也说,我一见莫言,就想起了我们生产队的会计。”“于是,这是一个小队长和一个会计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合作。”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两位老师带领学生踏入这片“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的高密东北乡。
“莫言是哪里人?”刘冰琪老师从简单问题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同学。“那么,莫言写过的书有什么?”“《生死疲劳》《蛙》《酒国》……”
“莫言获得过什么奖项?”
“我们国内重要的文学奖项大家知道几个?”
“我们国内重要的电影奖项大家知道有什么吗?”刘放老师紧跟其后,随机抽查。
“张艺谋导演过什么作品?”
“大家发现,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有什么区别吗?”
“张艺谋导演和莫言合作了几次呢?”
“《红高粱家族》和《红高粱》有什么地方不太一样呢?”
在一连串的问题与互动中,同学们都进一步加深了对莫言和张艺谋的了解,也更加好奇从《红高粱家族》到《红高粱》,小说与电影一贯的呈现与改编。
《红高粱家族》通过寻根者“我”,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的先辈们在高密东北乡上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如果提及“抗战题材”,你或许会想到正与邪的较量、善与恶的拉扯。可在《红高粱家族》中,同学们或许会收获到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刘冰琪老师带领大家走进《红高粱家族》,一起感受莫言是如何书写“颠轿”“剥皮”,是如何做到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的结合。
刘放老师则从莫言与张艺谋的一段对话讲起。“当时张艺谋说,我很可能对你的小说进行很大的改动。我说,随便你改,因为我信任你。”进而谈到电影故事情节、叙事视角的转变,以及导演的一系列策略,比如颠轿的呈现、色彩的使用与音乐的作用……
包括红高粱这个意象,其实在电影与小说中也是有差异的。刘冰琪老师提到了莫言创作中的一个概念“种的退化”。刘放老师则关注电影中张艺谋种下的这四十亩高粱为什么是绿的,而不是“红色”。
在两位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述中,同学们既感知到了莫言的魅力,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的魅力,电影《红高粱》的魅力,也明白了《从小说到电影》中的“到”这一字背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