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上的新言书院115空间,创意写作学院作家老师孙秀芳带领新媒体工坊的同学们开启了一次有趣又有思想深度的诗歌“圆桌派”。
“圆桌派”用圆桌传诗的方式,孙秀芳老师带来了辛波斯卡的两本诗集《万物静默如迷》和《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及《叶芝诗选》、《第二空间:米沃什诗选》《在北师大课堂讲诗》等书,大家围成一圈,传阅书和诗集。同学们拿到书后,找到自己喜欢的诗,阅读并讲出自己的感受。
“他们两人都深信,一种突然的激情使他们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信念是美丽的,但犹疑不定更为美丽……”文静的于浩懿同学为大家朗读了辛波斯卡的诗歌《一见钟情》的前半部分,同学们开始了对诗歌的品评与讨论。
秦秋艺同学对辛波斯卡的诗歌《一见钟情》很感兴趣,认为这首诗对爱情的书写是唯美、浪漫的,而且十分巧妙,她说:“他们相遇的瞬间,那种确定的东西很美,然而变化的东西又让人觉得很神秘。诗人对这种缘分有很多猜测,那些瞬间都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通常会被人忽略和忘记,而诗人记住了它们,并把它们写进了诗,这是很难得的。我想起了落叶、丢了又找到的东西等,那些微小的事物,还有自己做过的梦,那些也都是可以写进诗里的,这给了我一些灵感。”
于浩懿同学阅读了整首诗后,颇有想法:“一见钟情,是很让人心动,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十分美好,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长发撒下肩膀,她的声音显出坚定,“我认为辛波斯卡是用‘上帝视角’在叙述,她在观察偶遇且心动的人,而她看到的更多的是爱情的失败,是擦肩而过,关系的疏离。偶遇的人的交集大多数都成了过去,缘分的成功是很难的。诗人辛波斯卡是冷静的、有一点理性的,她写的不仅仅是爱情的浪漫,更有相遇后的失败,或者自己都不知道的遗忘,这也让这首诗显得更加特别。”
孙秀芳老师举着封面上有艳丽玫瑰的诗集,分享自己的想法:“辛波斯卡的诗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派诗歌,也不是完全的口语诗,它的诗轻灵、随性、自然,自有逻辑,自成风格。她把很多别人不会写进诗的内容写进了诗歌,让人觉得什么都可以入诗,处处是诗。她的作品让人看到了诗歌写作的自由及诗歌世界的广大与细微。这种不被束缚的状态,是很珍贵的。”
孙秀芳老师介绍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在199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很多文艺作者喜欢她的诗。《一见钟情》这首诗曾激发画家几米创作了绘本《向左走,向右走》,后来绘本又被改编成电影,虽然不能说《一见钟情》是辛波斯卡最好的诗,但它打动了很多人却是事实。
“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陈宏涛同学主动为大家朗读,《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一书中韩东的诗歌《你见过大海》。
“这首诗一直在说‘你见过大海’,但是感觉表达的内容并不是很丰富,有些单一,不太会让人有内心波动的感觉,也不怎么能感觉到诗意。可能说的是大海不过如此的意思,就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不过大海这个意象挺好的,可以做很多的比喻,可以象征很多东西,只是在这首诗中,我还没看出它有很多涵义。”陈宏涛同学声音洪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这首诗亲切、自然,语言也很生活化,不会让人有距离感。‘你见过大海’这句我挺喜欢的,诗中句子的重复能让意思表达得更好,而且会让诗歌更有节奏感。这首诗里写的大海,在现实中,也在想象中,人们无论是否见过大海,都会对它有想象。见到的大海和想象的不一样,这理想是激烈的,现实却是平淡的,这种差距能够引发人的思考。”张忠萌同学语速很快地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马尾拂过女生圆润的脸庞,是胡梦瑶同学:“我想说一下,‘可你不是一个水手’这句,我觉得很有思想,是说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胆小、懦弱的,不敢去探索,去挑战,而是按部就班地过普通的日子,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诗人是想警醒读者,让大家做勇敢的人,而不是只是想想而已。”
孙秀芳老师回应他们:“大家说得都很好,这是一首偏口语的诗,不过语言还是有书面语的特点。‘你见过大海’这句话看似是重复,其实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情感程度在加深。开始时只是简单的见过,之后是见过之后还在想象,再往后是喜欢上,最后是不敢真的接近,可能是要远离,在情感上是有递进的。而从涵义上来说,也有增强的逻辑,是从见过到不敢挑战,到平静地喜欢,再到远离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对大海的态度类似于‘叶公好龙’,并非真正的、完全的、投入的喜欢。这体现出了人的怯懦与虚伪,也可以说这首诗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在这首诗中,大海也可以指人的很多追求,不一定是大海本身,可以看作象征手法的运用。”
“我说的也并非答案,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每一首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诗歌的涵义是很难被定义的,读者自己的思考能形成逻辑就可以。”孙老师老师又补充道。
其他一些同学阅读和品评了辛波斯卡的《三个最奇怪的词》、《云朵》和中国当代诗人的一些诗,大家讨论时,有争论,有认同,有激动,也有欢笑。
孙秀芳老师翻开米黄色封面的诗集,又向大家介绍了几首口语诗,而后做了总结:“诗歌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内在才重要。无论是用书面语,或者说用典雅的语言,有更多的隐喻和象征的学院派诗歌,还是贴近生活,直接叙事,用生活元素表情达意的口语诗,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自由、轻灵之作,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足够好,才能算好的诗歌。”并提醒同学们有空余时间可以阅读一些诗歌,以怡情或加深思考。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知道一些什么……”“当我说‘未来’这个词,第一音方出即成过去。当我说‘寂静’这个词,我打破了它……”诗歌“圆桌派”在诗句朗读和笑声中结束,老师和同学们又回到现实的诗意中去了。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图/范晓雨
文/孙秀芳